蘇小明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 编辑:5moban.com - 18蘇小明 - 個人檔案
喜愛的顏色:紅白藍黑
最崇拜的人:劉胡蘭
最喜歡的歌: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最敬佩的人:母親
最欣賞男人的優點:憨厚
最欣賞女人的優點:不做作
個人性格特點:熱情開朗
最喜歡聽的聲音:德德瑪的歌聲
最喜歡的國家:法國
最喜歡的職業:自由職業
成名曲:軍港之夜
出生地:北京
蘇小明 - 人生經曆
1980年秋天,在由《北京晚報》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新星音樂會”上,她以演唱《軍港之夜》而一舉成名,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進而獨領風騷,成為中國歌壇偶像人物,從而使她成為中國大陸演員通俗歌曲的開拓與稱驅人物之一。
不過由於當時的環境,還有個小插曲。《軍港之夜》走紅,其時非議之聲洶洶,批其為"靡靡之音"。總政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也多次不點名批評海軍。後來葉飛將軍聞知,邀請部分懂行的老同誌一起觀看有蘇小明參加的海政歌舞團的演出。之後將軍在病房裏接見了海政歌舞團的領導和蘇小明,明確表態曰:"《軍港之夜》的歌,反映部隊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錯。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進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號,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將軍鼓勵蘇小明:"隻要戰士喜歡、部隊喜歡、廣大群眾喜歡,就可以大膽地演、大膽地唱!"葉飛將軍一錘定音,《軍港之夜》風波遂平息。
中國唱片總公司、廣州太平洋音像公司和雲南音像出版社先後為她錄製了《海風啊,海風》、《大海的歌》、《蘇小明獨唱歌曲選》、《白衣少女》等十幾個個人演唱專輯。其演唱的歌曲多次獲“雲雀獎”,“當代青年喜愛的歌”。
除上述外,她還演唱了《媽媽,我們遠航回來了》、《可愛的中華》、《幸福不是毛毛雨》、《美麗的夜晚》、《美麗的小樹林》、《海風啊,海風》等風格各異的十首創作歌曲,都受到聽眾的讚譽和歡迎。
在赴法國高等音樂師範學校學習聲樂期間,她多次受到法國電視台的采訪和邀請參加了重大場合的演出,其後她又應廣州太平洋音像公司之邀,和法國巴黎大中國實業發展公司聯合錄製了《我在巴黎》、《不變的是真情》等多部個人演唱專輯,為中法文化的交流做了有益的工作。她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第一屆“金唱片”獎。
1995年回國後,她先後參加了央視《同一首歌》的錄製;與好友薑文合作排演了話劇《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還出演了電視劇《永不放棄》,2005年曾經在徐靜蕾執導主演的影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飾演徐靜蕾少女時代角色的母親。她在連續劇《漢武大帝》中飾演館陶長公主,是她參加演出電視劇一個成功的代表作。
蘇小明 - 個人評價
情真質樸是蘇小明演唱的主要特色,深沉含蓄是蘇小明演唱的獨特風格,尤其是由她演唱而得以流傳至今的《軍港之夜》,因運用近似朗誦的演唱方法,把聽眾十分神奇地帶進了夜色恬靜的軍港,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雖然今天的歌壇歌手如雲,演唱方法形勢也五花八門,然而蘇小明的演唱仍有區別他人的魅力,獨樹一幟。
《漢武大帝》中有張讓觀眾看第一眼既感覺熟悉又很驚詫的臉,那就是長公主館陶,當年唱《軍港之夜》的蘇小明。但是,《漢武大帝》播出前三四集時,蘇小明的朋友都沒認出她,這都是為《漢武大帝》備受爭議的化妝所累。
歸亞蕾為蘇小明分析劇情,陪著蘇小明一起哭,兩人拍得相當投入,但是那場戲從早到晚,拍了十四次。“千萬別說我的錯啊。”蘇小明回憶起這段,孩子似的緊張起來:“那天不是光不對,就是燭台倒了,總是有事情。”但胡玫對那場戲最後相當滿意。拍長公主聽阿嬌哭訴皇上花心,憤然責罰衛子夫那場戲時,蘇小明現在回憶起來仍覺有些不忍,“林靜的感覺就和衛子夫一樣,特別弱,真踩一下,挺心痛,胡導要求我真踩,可我和林靜悄悄說,輕碰一下吧,但是拍了幾條都沒過,小林靜就說‘小明姐,你真踩吧,沒關係’。”
對於之前有報道說蘇小明是“玩”進《漢武大帝》的,她有些介意:“其實這就是語言習慣,我隻想說這是一件我很感興趣的事,可這樣聽起來對一起付出辛勞的其他演員很不負責。”蘇小明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就是“這一輩子別給自己壓力太大,定特大的目標是種折磨,對每個人的鍛煉,好的不好的都有結果”。
蘇小明 - 主要作品
電視劇
《我的青春誰做主》楊爾
《奮鬥》楊曉芸的母親
《漢武大帝》館陶長公主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小魚母親、小魚姨媽
《幸福還有多遠》客串
《我的爸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經典曲目
01.軍港之夜
02.鈴蘭
03.我有一雙探索的眼睛
04.美麗的小樹林
05.白蘭鴿
06.蘭花草
07.燈光
08.沈陽我愛你
09.媽媽我們遠航回來了
10.我願
11.藍海白帆
12.蝸牛與黃鸝鳥
13.可愛的中華
14.櫻花貝之歌
15.有一隻美麗的小蝴蝶
16.回去吧!小海螺
17.哦,吉他吉他
18.我愛白雪
蘇小明 - 拍戲感想
因為蘇小明和徐靜蕾是第二次合作了,第一次在電影裏麵出現演角色,和徐靜蕾這兩個片子。徐靜蕾第一次導《我和爸爸》,那是蘇小明第一次和徐靜蕾合作,那也是徐靜蕾自己寫的本子,自己當導演,而且徐靜蕾自己投資做的這麽一個電影,那是徐靜蕾第一回當導演。能感覺到徐靜蕾在現在非常冷靜,徐靜蕾並不是像第一次當導演的人有點手忙腳亂這種,沒有,徐靜蕾特別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所以蘇小明覺得合作非常愉快。而且在第一個電影裏,我知道很多觀眾都看過她的《我和爸爸》 ,裏麵有很多客串的這些人,有很多導演在裏麵客串,比如有張元、張一白、薑文、葉大英,演男主角,所有人非常認真,並沒有因為徐靜蕾是一個年輕的導演,大家就說是隨隨便便去玩去了,每個人,演員都非常盡心的完成他的角色。
講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因為在這場戲裏麵有一個是著名的歌唱演員張暴默和張一白在這個影片裏麵演一個肇事
者,他們開著車把徐靜蕾的,把這個電影女主角媽媽給撞死了,他們有一個賠禮道歉,隻有幾秒鍾的時間,在遺像麵前鞠躬、就走,在鞠躬的時候張一白導演在裏麵演肇事者的丈夫,這個鞠躬動作,張一白在現場設計好幾個,一會兒摘了眼鏡,設計好幾個,非常認真,他知道這個鏡頭很快,但是我覺得他非常敬業,而且在當時的時候,因為蘇小明覺得你跟徐靜蕾接觸,並不覺得這是一個第一次導戲的導演,非常胸有成竹,非常冷靜,效果出來也是非常好的。這個戲是2002年拍的,緊接著它下麵又有一個新的作品,就是2003年11月15號徐靜蕾導演,她自己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
蘇小明覺得首先她認為徐靜蕾導演她很清楚的把一個故事放在電影裏麵,清清楚楚的講述了這麽一個故事。蘇小明第一次見林園的時候,林園去試妝,她演徐靜蕾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年輕的像她這麽大歲數的年輕女孩子來試戲,來試妝,在這麽多年輕的小孩子當中她選中了林園,林園的眼睛很會說話,她是很內向的一個女孩子,她在性格上我覺得跟徐靜蕾有相象的地方,導演在現場就像她說的非常有耐心,因為我們拍戲的時候林園的戲在前麵,小女孩的戲在前麵,拍到我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星期了,到了現場以後會覺得林園跟蘇小明第一次見她去試妝的女孩子完全是兩回事,她進步特別快,特別大,導演對她就像大姐姐對小妹妹一樣,關係非常融洽,導演非常耐心給她說戲,這個戲裏麵林園其實對白不多,她完全用她的眼睛看這個世界,蘇小明覺得這個戲後來她看了,這個電影她看了,蘇小明覺得非常成功。
蘇小明 - 人物影響
80年代初,蘇小明以質樸含蓄,如酒般醇厚的演唱風格成為當時人們心中為數不多的偶像之一,據說當年有許多人是聽了《軍港之夜》後選擇當海軍的。1985年,她選擇在事業處於巔峰狀態時遠赴法國求學,1995年回國後,她先後參加了中央台“同一首歌”的錄製;與好友薑文合作排演了話劇《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去年還出演了電視劇《永不放棄》;此次,平時極不喜歡運動的她更是走進了《體育人家》,出演其中愛擺譜,愛出風頭,人緣不好的社區主任胡麗麗,安然地與主演郭冬臨演起了對手戲。
舞台上的蘇小明端莊文靜,可生活中的她個性直來直去,不會隱藏自己的喜怒哀樂,言談中也不乏喜劇細胞,對生活充滿了好奇,而且對喜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喜劇並不是咋呼,可以用節奏,用調侃來表現,我不希望自己的表演是一種誇張的陣勢,而要於無聲處聽驚雷才好。”
作為同齡人中第一個得“金唱片獎”的人,蘇小明在“海歸”後似乎遠離了老本行,對此,她有自己的解釋,“我已忘記了自己的曆史,人有時需要隨意的生活,不要給自己定太多的目標和計劃,這樣你會活得很累,隻要每天都能給自己驚喜就足夠了。”
在徐靜蕾的新片《我和爸爸》中,蘇小明將第一次以女主角的身份出現,對於已拍竣的這部影片,她感觸很深,“我在劇中飾演徐靜蕾的媽媽,同時還有角色的轉換,這正是我渴望的,因為一個人活一次你不可能成為第二個人,你就是你,但在表演中你卻可以體驗到不同人的命運和情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